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,人员、货物在城乡间加速流动,昭通农村地区实现了进得来、出得去、行得通、走得畅。
昭通市把具体征拆任务层层压实到乡镇、到村组、到群众,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建设用地。——巧家县东坪镇党委书记 胡银丹都香高速公路昭金段大事记● 2017年6月28日 都香高速昭金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● 2018年5月21日 全线首件盖梁浇筑完成● 2018年9月2日 江口隧道顺利开工● 2018年10月10日 乐红隧道出口正式进洞● 2018年11月19日 红崖山隧道进口顺利进洞● 2019年1月8日 全线首件钢箱梁吊装完成● 2019年1月22日 全线首件预制T梁浇筑完成● 2019年6月15日 袁家包包隧道双洞贯通● 2019年8月16日 永丰大桥首片预制T梁架设成功● 2019年9月7日 大地双桥双幅架通● 2019年10月9日 老窝坡隧道双线贯通● 2019年10月26日 赵家海隧道双线贯通● 2019年8月29日 全线首座花鹿坪大桥双幅架设完成● 2019年11月7日 张家坪特大桥主桥首个承台顺利完成浇筑● 2019年11月12日 牛栏江特大桥主墩桩基顺利开钻● 2019年12月8日 金沙江特大桥首个承台顺利浇筑● 2020年3月23日 六道箐隧道双线贯通● 2020年3月29日 全线首段路基交验顺利完成● 2020年4月3日 张家坪大桥首个高墩顺利封顶● 2020年4月18日 A1标项目隧道全部贯通● 2020年6月5日 茨院隧道双线顺利贯通● 2020年6月11日 五道箐大桥双幅顺利架通● 2020年9月25日 钱家坪特大桥最高主墩成功封顶● 2021年1月14日 守望至龙头山互通段通过交工验收● 2021年2月1日 都香高速守望至龙头山互通段建成通车● 2021年8月23日 A9标主线牛栏江特大桥墩身出水● 2021年9月17日 湾塘特大桥T梁架设全部完成● 2021年12月29日 金沙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● 2022年4月29日 黑石1号特长隧道双幅顺利贯通● 2022年5月25日 青钢坪1#特长隧道成功实现双幅贯通● 2022年8月8日 红崖山特长隧道双幅顺利贯通● 2022年9月15日 金沙江特大桥主跨钢箱梁首个标准节段成功架设● 2022年9月29日 乐红特长隧道成功实现双幅顺利贯通● 2023年5月9日 主线牛栏江特大桥全桥合龙● 2023年9月1日 金沙江特大桥全桥合龙● 2023年9月20日 翠屏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● 2023年12月18日 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项目通过交工验收。
在开展工艺创新的同时项目也引进了新设备。编制《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标准》,新的施工管理标准,填补了中国标准空白。再远的路,一步步走,总能抵达。在都香高速昭金段项目建设中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深入施工一线,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全力推进项目安征迁工作。一名党员一面旗帜,党建就是生产力。
功夫不负追梦人,历经6年多时间,都香高速昭金段顺利贯通。把党建引领延伸到重点项目工地,通过发动青年党员、青年员工当先锋、作表率,在急难险重工程中冲锋在前,让‘拦路虎变成‘纸老虎。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(市工信局提供)绿色资源是绿色工业发展的基础,更是可靠保障。
两个专班,明确分工,各司其职,各尽所能,形成两手抓产业发展的格局。2023年,昭通经过反复调研、科学论证,提出了依托资源优势,打造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的构想,并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意见》,制定了翔实的三年行动方案,用扎实的作风、科学的态度、严谨的思维,绘就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。二是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200个,完成年度投资1411亿元。今年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年。
顺着箭头看去,到2025年,绿色能源产业综合产值达600亿元,绿色硅铝产业实现产值515亿元,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25亿元。招商引资专班,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,采取精准招商,招大引强的策略,9次外出招商引资,跑遍了大半个中国,先后拜访了首都旅游集团、佳龙投资集团、保利集团、旗滨集团等26家企业,签约项目191个,协议引资1240.9亿元。
建立定期调度机制,引领产业发展方向。目前,昭通已经探明的硅矿有420亿吨、铝有8000万吨,硅储量占全省89%、占全国22.5%。一是今年在谈项目235个,投资估算2258.92亿元。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形成抓产业的合力。
请看,这就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路线图。到十五五中期,3个产业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。截至12月10日,全市已开工建设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重点项目42个,投入资金140亿元,其中合盛、旗滨、中晟(一期)已经或年内竣工,步入生产环节。两个专班,抓实项目招商与落地2023年,围绕三个千亿元级产业,昭通组建了招商引资专班和产业建设专班,一手抓招商引资,把项目资金引进来。
三个机制,紧密联系,环环相扣,形成了抓产业发展的工作闭环,有力地保障了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,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从5月开始,产业建设专班对11个县(市、区)的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行了巡查指导,帮助解决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,让今年的产业项目建设做到了快速落地、快速推进、快速竣工。
在市产业项目建设指挥部,记者看到了一份年度统计报表并被其中的两栏深深吸引。项目建设专班,盯死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,推出重点项目、重点工作清单,实施挂图作战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
昭通日报记者:唐正鸿 陈忠华。从5月起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先后在水富、昭(阳)鲁(甸)、巧家、镇雄、彝良、盐津等地召开6场现场调研座谈会,帮助各县(市、区)把好产业建设的脉搏。成立市级综合督导组,坚持一月一督导、一月一通报、季度一评比、年度一考评,推出红黑榜管理制度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,形成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争先进、促发展的浓厚氛围。一张蓝图,绘就三个千亿元级产业昭通工业基础薄弱,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。磷矿有130亿吨,占全国51%。今年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,已经上马重点项目42个,投入资金140亿元,为新型绿色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三项机制,保障产业建设和发展2023年,围绕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建设,昭通建立了调度、协调、考核三项机制,压实压细每一个工作环节,有序、快速地推进产业建设。细化产业领导小组、工作专班、县(市、区)职责,建立统一的协调、沟通、会商、反馈机制,形成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专班推进的工作格局,对标对表抓好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建设和发展。
但是,昭通却拥有丰富的资源,特别是新型绿色工业资源,有着能源大市资源大市之称。今年,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多等原因,拉动GDP增长4.3个百分点。
白鹤滩、溪洛渡、向家坝3座世界级水电站,就在昭通境内。昭通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就必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,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,实现换道超车。
成立领导小组,建立分层调度机制,进行现场观摩,统筹各方工作,引领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方向。一手抓项目落地建设,让项目尽快转换成产业。建立督导考核机制,营造产业建设氛围。在市产业建设指挥部,记者看到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规划图,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由300多个重点项目支撑,分3年完成,预计绿色能源投资414亿元,绿色硅铝投资649.5亿元,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投资1058.9亿元。
随着一声令下,盐津县硅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正式启动,标志着昭通绿色能源、绿色硅铝、磷化工及新材料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驶入快车道。硅磷富甲天下,电力首屈一指
充足的在谈项目和已经开工项目,为明年的产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,引领产业发展方向。
昭通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就必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,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,实现换道超车。目前,昭通已经探明的硅矿有420亿吨、铝有8000万吨,硅储量占全省89%、占全国22.5%。
在市产业项目建设指挥部,记者看到了一份年度统计报表并被其中的两栏深深吸引。招商引资专班,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,采取精准招商,招大引强的策略,9次外出招商引资,跑遍了大半个中国,先后拜访了首都旅游集团、佳龙投资集团、保利集团、旗滨集团等26家企业,签约项目191个,协议引资1240.9亿元。细化产业领导小组、工作专班、县(市、区)职责,建立统一的协调、沟通、会商、反馈机制,形成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专班推进的工作格局,对标对表抓好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建设和发展。截至12月10日,全市已开工建设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重点项目42个,投入资金140亿元,其中合盛、旗滨、中晟(一期)已经或年内竣工,步入生产环节。
三项机制,保障产业建设和发展2023年,围绕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建设,昭通建立了调度、协调、考核三项机制,压实压细每一个工作环节,有序、快速地推进产业建设。一手抓项目落地建设,让项目尽快转换成产业。
请看,这就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路线图。一张蓝图,绘就三个千亿元级产业昭通工业基础薄弱,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。
今年,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多等原因,拉动GDP增长4.3个百分点。项目建设专班,盯死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,推出重点项目、重点工作清单,实施挂图作战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